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百年文壇盛事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論壇 探索佛教寺碑與佛教戲曲
2023-07-23
佛光山文化院、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、佛光山佛光大學人文學院主辦,百年文壇盛事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學術論壇,7月22日佛陀紀念館舉行。禮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主題演講,講題「對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的芻議」。隨後學術論壇針對佛教寺碑、佛教戲曲等論題探討,現場40人與會。
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助理教授許聖和,發表「王屮〈頭陀寺碑文〉的文學史價值」。〈頭陀寺碑文〉為碑文之典型作品,收錄於《昭明文選》,內容反映當時文人所接受的佛教義理思想。當中提到修行六度的方法、建寺目的在於重現佛教淨土於人間,運用許多山水筆法,如「亙被丘陵,因高就遠」、「惟此名區,禪慧攸託」,使用六朝常見的文學技巧「巧構形似」,借自然物色,吟詠其志。然而不同文人的吟詠其志,寺碑體中吟詠自然物色之「志」,已轉變為弘法之志。在弘法語言增加了山水筆法,以山水詩賦筆韻的弘法性,展現〈頭陀寺碑〉的文學經典性。
台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林智莉「中國佛教文學史─佛教戲曲」,提到元代雜劇現存170幾本,其中宗教類28本,與佛教有關的8本,例如《花間四友東坡夢》、《布袋和尚忍字記》、《西遊記》等。元代佛教戲曲特色為度脫劇,仙佛下凡度凡人,故事來源許多是禪宗語錄,對話充滿機鋒。明代佛教戲曲題材廣泛,廣為人知的有《香山記》、《目連救母勸善戲文》等。
明代則有僧人參與創作,如《歸元鏡》作者釋智達,旨在弘揚淨土思想。但當時遭到許多批評,認為怎可把祖師搬到舞台唱戲,於是智達又寫〈戲劇融通〉等文章,認為弘揚佛法有五種因緣和合,即佛法、世諦、文字、音律及通俗,這也很符合佛光師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想法。大師的小說《玉琳國師》改編成《千金小姐萬金和尚》、電視劇《再世情緣》、歌仔戲,可見台灣佛教戲曲之豐富。
學術論壇主持人、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表示,文學是所有領域的匯集,文學研究不是只有集結或做前人未做的,而是提供價值反思的基點。
「台灣佛教學者,共同完成首部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」。佛光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表示,2007年在佛光山南華大學發表「中國佛教文學史建構芻議」,因而與依空法師結緣,也意識到建構中國佛教文學史的重要性,開始尋找團隊。感謝佛光山的集體創作,以及佛大中文系講師胡素華,引領他學習佛光山的精神。
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肯定這次論壇的形態,可以有效推動學術、知識大眾化。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社長滿觀法師向大眾介紹編輯團隊,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陳國榮,帶領國科會人文沙龍團隊擔任直播工作。佛光山文化院執行長永餘法師、佛光山文化發行部執行長黃美華等與會。
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助理教授許聖和,發表「王屮〈頭陀寺碑文〉的文學史價值」。〈頭陀寺碑文〉為碑文之典型作品,收錄於《昭明文選》,內容反映當時文人所接受的佛教義理思想。當中提到修行六度的方法、建寺目的在於重現佛教淨土於人間,運用許多山水筆法,如「亙被丘陵,因高就遠」、「惟此名區,禪慧攸託」,使用六朝常見的文學技巧「巧構形似」,借自然物色,吟詠其志。然而不同文人的吟詠其志,寺碑體中吟詠自然物色之「志」,已轉變為弘法之志。在弘法語言增加了山水筆法,以山水詩賦筆韻的弘法性,展現〈頭陀寺碑〉的文學經典性。
台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林智莉「中國佛教文學史─佛教戲曲」,提到元代雜劇現存170幾本,其中宗教類28本,與佛教有關的8本,例如《花間四友東坡夢》、《布袋和尚忍字記》、《西遊記》等。元代佛教戲曲特色為度脫劇,仙佛下凡度凡人,故事來源許多是禪宗語錄,對話充滿機鋒。明代佛教戲曲題材廣泛,廣為人知的有《香山記》、《目連救母勸善戲文》等。
明代則有僧人參與創作,如《歸元鏡》作者釋智達,旨在弘揚淨土思想。但當時遭到許多批評,認為怎可把祖師搬到舞台唱戲,於是智達又寫〈戲劇融通〉等文章,認為弘揚佛法有五種因緣和合,即佛法、世諦、文字、音律及通俗,這也很符合佛光師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想法。大師的小說《玉琳國師》改編成《千金小姐萬金和尚》、電視劇《再世情緣》、歌仔戲,可見台灣佛教戲曲之豐富。
學術論壇主持人、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表示,文學是所有領域的匯集,文學研究不是只有集結或做前人未做的,而是提供價值反思的基點。
「台灣佛教學者,共同完成首部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」。佛光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表示,2007年在佛光山南華大學發表「中國佛教文學史建構芻議」,因而與依空法師結緣,也意識到建構中國佛教文學史的重要性,開始尋找團隊。感謝佛光山的集體創作,以及佛大中文系講師胡素華,引領他學習佛光山的精神。
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肯定這次論壇的形態,可以有效推動學術、知識大眾化。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社長滿觀法師向大眾介紹編輯團隊,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陳國榮,帶領國科會人文沙龍團隊擔任直播工作。佛光山文化院執行長永餘法師、佛光山文化發行部執行長黃美華等與會。
最新消息
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
2025-08-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
2025-08-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
2025-08-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「沉默的威脅」
2025-08-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
2025-08-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
2025-08-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
2025-08-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
2025-08-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
2025-08-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
2025-08-13
相
關
消
息